系统组成编辑
制冷
冷凝器2
冷凝器2
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,汽化成高温低压的蒸汽、被压缩机吸入、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、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(水或空气)放热,冷凝为高压液体、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、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,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。这样,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、压缩、冷凝、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。
主要部件有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蒸发器、膨胀阀(或毛细管、过冷却控制阀)、四通阀、复式阀、单向阀、电磁阀、压力开关、熔塞、输出压力调节阀、压力控制器、储液罐、热交换器、集热器、过滤器、干燥器、自动开闭器、截止阀、注液塞以及其它部件组成。
冷凝器(Condenser),为 制冷系统的机件,属于换热器的一种,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,将管子中的热量,以很快的方式,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。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,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。
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。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气。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。在蒸馏过程中,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。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。
临时停车再启动,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时间的低液面操作,此阶段易发生烃类的局部浓缩,同时重新启动时,板式换热器在一段时间内工况不正常,自清除效果不好,造成二氧化碳堵塞,再加上气流冲击,就有可能在主冷发生微爆,所以应较大限度的减少临时停车的次数,或避免全排液,对主冷实行单独加温,有条件应全面加温。
运转2年或更长时间时,应对精馏塔及液氧循环系统进行清洗脱脂,主冷单元应浸泡8h,清洗后用足够压力的空气彻底吹除,而后充分加温干燥。
1.经常检查压缩机皮带是否良好,如果启动空调时有“吱吱”的噪声,说明皮带打滑严重,应及时更换皮带和皮带轮;如果皮带过松则会影响空调制冷。
2.经常清洗冷凝器,有些车主在夏天使用空调时往往会用水管对着冷凝器进行冲洗,这个方法不错,可以防止灰尘泥巴等东西沉积后影响散热。
3.每年都应该更换一次空调的滤网,滤网上经常沾着各种灰尘杂质,不光会影响出风,而且可能制造异味。
4.车子使用两年以上要做蒸发箱的清洗,蒸发箱位于雨刮器下,每次开空调时,灰尘细菌容易沾染在蒸发箱上,因此较好用具备清洗功能的泡沫剂清洗。
液氧的单位电阻较大,易于产生静电,在不接地情况下可产生数千伏的静电电压,所以要定期对空分装置进行接地检查。
若油被带入空分装置,会污染吸附剂,影响对乙炔的吸附,所以应取消易使空气带油的罗茨风机,加强膨胀机的检修和维护。
电石渣中剩余乙炔对空气污染很大,特别是下雨天更为严重,应严格管理,较好远远埋于地下。
危险因素编辑
可燃组分
主要是乙炔等碳氢化合物,乙炔较为危险,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(5.6×10-6mg/L),很容易以固态析出并引发爆炸。
堵塞组分
主要是二氧化碳、水分和氧化亚氮,尤其是氧化亚氮,日渐引起关注,他们结晶析出后,堵塞主冷通道,会引起主冷“干蒸发”和“死端沸腾”,造成碳氢化合物浓缩、积聚、析出,引发主冷爆炸。
强氧化剂
液氯为强氧化剂
冷凝器
冷凝器
。
引爆因素
a.固体杂质微粒的机械撞击引爆(乙炔微粒等摩擦、液氧冲击)。
b.静电,如二氧化碳微粒达到(200~300)×104ppm时,可产生静电,电压达3kV。
c.化学敏感性特强的物质(如臭氧和氮的氧化物)。
d.气流冲击、压力冲击、气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,引起温度升高引发爆